ASN.1 与 DER 轻松入门

本文以轻松的笔触介绍了 HTTPS 证书背后的数据结构和格式, 只要稍有计算机科学知识并对数字证书略知一二就不难理解。

HTTPS 证书是一种文件,与任何其他文件一样。 它的具体格式是由 RFC 5280 规定的, 该标准采用了一门名为 ASN.1 的语言,专门用于定义文件格式,也可以说是定义数据结构。 譬如,C 语言是这样定义数据结构的:

struct point {
  int x, y;
  char label[10];
};

Go 语言则是这样定义的:

type point struct {
  x, y int
  label string
}

而写成 ASN.1 就会是这样:

Point ::= SEQUENCE {
  x INTEGER,
  y INTEGER,
  label UTF8String
}

与 Go 和 C 的语法相比,ASN.1 的优势在于它不依赖某一门特定的编程语言, 任何语言都可以根据上述 ASN.1 定义实现 Point 结构。不仅如此,借助工具还可以将 ASN.1 定义自动转换成你想使用的语言。 在 ASN.1 中,一系列相关的定义称为一个“模块”。

ASN.1 的另一特点在于它有各种序列化格式,也就是说数据可以从内存导出成一串字节(或存入文件中),也可以由一串字节反过来导入内存。 因此任何一台设备生成的证书其他设备都能正常读取,无需顾忌 CPU 和操作系统的差异。

还有一些语言也能起到与 ASN.1 同样的作用。 例如,Protocol Buffers 也提供了一门定义类型的语言,以及负责将各类对象编码的序列化格式Thrift 同样具备类似的语言和序列化格式。 Protocol Buffers 和 Thrift 完全可以胜任定义 HTTPS 证书的职责,只不过 ASN.1 早在 1984 年就已诞生,对于数字证书(1988 年)和 HTTPS(1994 年)技术来说具备先天优势。

多年来 ASN.1 标准几经修订,各修订版本通常以发布年份加以区分。 本文介绍 ASN.1 旨在帮助读者准确理解 RFC 5280 及其他 HTTPS 证书相关标准,所以我们将着重探讨 1988 年版,并简要提及后续版本引入的功能。 各版本的标准文档可以直接在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网站上下载,不过部分文件只对 ITU 成员开放。 相关标准包括 X.680(定义了 ASN.1 语言)和 X.690(定义了 DER 和 BER 序列化格式), 其前身分别是 X.208X.209

ASN.1 最主要的序列化格式称为 Distinguished Encoding Rules (DER)。 它是对 Basic Encoding Rules (BER) 格式加以严格规范化而成的一种变体。 例如,在 DER 格式中,即使是集合类型(SET OF)的元素也必须有序排列。

DER 格式的证书通常会进一步转换成 PEM 格式,这一过程采用 Base64 编码将二进制字节转化为一连串的字母、数字、“+”和“/”符号,并在头尾加入“-----BEGIN CERTIFICATE-----”与“-----END CERTIFICATE-----”两行文字以示分隔。 PEM 格式的优点在于方便复制与粘贴。

本文将首先介绍 ASN.1 使用的类型与语法,然后再介绍 ASN.1 定义的对象是如何编码的。 读者不妨随时翻阅前后章节,毕竟 ASN.1 语言的部分功能直接决定了其编码方式。 本文倾向使用更为通行的术语,如用“字节”而非“八位组”,用“数值”而非“内容”。 “序列化”与“编码”则作为同义词使用。

类型

INTEGER

就是老生常谈的整数。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ASN.1 的 INTEGER 类型最为特别之处在于大小不限。 int64 不够大? 小事一桩。 这对于表示 RSA 模数之类远超 int64 范围的整数(比如 22048)尤为有用。 严格说来 DER 格式的整数范围是有上限的,但上限极高:任何 DER 字段的长度必须能够用 126 个字节来表示。 因此,DER 能表示的最大的 INTEGER 数值是 256(2**1008)−1。 真正无限大的 INTEGER 必须用 BER 编码,因为 BER 对字段长度没有限制。

字符串

ASN.1 有很多字符串类型:BMPString、GeneralString、GraphicString、IA5String、ISO646String、NumericString、PrintableString、TeletexString、T61String、UniversalString、UTF8String、VideotexString,还有 VisibleString。 对于 HTTPS 证书来说基本只需要关心 PrintableString、UTF8String 和 IA5String。 ASN.1 模块定义字段的时候也会定义其应当使用的字符串类型。 例如

CPSuri ::= IA5String

PrintableString 只能存储 ASCII 中的部分字符,包括字母、数字、空格以及一些特定的符号:' () + , - . / : = ?。 注意其中不包括 *@。 虽然允许使用的字符有限,但在存储空间上并无优势。

某些字段,例如 RFC 5280 中的 DirectoryString,有多种字符串类型可供选择。 由于 DER 编码会将字符串的类型信息一并存储,使用 PrintableString 这类字符串时务必确保其内容符合类型要求

IA5String 源自 International Alphabet No. 5,限制较为宽松,所有 ASCII 字符几乎都能使用,在证书中常用于邮箱地址、DNS 域名、网址之类的字段。 需要注意的是 IA5 编码中有部分数值的含义与 US-ASCII 并不相同。

TeletexString、BMPString 和 UniversalString 对 HTTPS 证书来说都已过时,建议不再使用。但一些历史悠久的证书可能在其过时之前就已颁布,因此还能发现它们的身影,需要予以解析。

与 C 和 C++ 语言中的字符串不同,ASN.1 的字符串不以空字符结尾。 事实上,字符串中出现空字符也是完全符合规范的。 如果两套系统采取不同方式读取同一 ASN.1 字符串,就可能出现安全漏洞。 例如,过去攻击者只要持有 evil.com 域名,就能诱使某些证书颁发机构为“example.com\0.evil.com”颁发证书。 当时的证书验证软件会认为这一证书对 example.com 也是有效的。 在 C 和 C++ 中处理 ASN.1 字符串必须加倍小心,避免产生安全漏洞。

日期和时间

时间类型也有不少:UTCTime、GeneralizedTime、DATE、TIME-OF-DAY、DATE-TIME 以及 DURATION。 但在 HTTPS 证书中只需关心 UTCTime 和 GeneralizedTime。

UTCTime 采用 YYMMDDhhmm[ss] 的格式表示日期和时间,末尾还可以加上时区,或者加上“Z”表示协调世界时(UTC)。 例如,UTCTime 的 820102120000Z 和 820102070000-0500 表示同一时刻:1982 年 1 月 2 日纽约(UTC−5)的早晨七点,即协调世界时的正午十二点。

因为 UTCTime 没有写明是 20 世纪还是 21 世纪,RFC 5280 补充规定了其范围是 1950 至 2050 年。 RFC 5280 还规定时区必须为“Z”,且秒数不能省略。

GeneralizedTime 用四位数字表示年份,从而得以支持 2050 年以后的日期。 它还允许秒数出现小数(而且句点和逗号竟然都可以作为小数点)。 RFC 5280 又禁止了秒数出现小数,并要求时区为“Z”。

OBJECT IDENTIFIER

Object identifier (OID) 是一种全球唯一的层状标识符,由一串整数组成。 它可以用来标识任何东西,但通常用于指代标准、算法、证书扩展、组织机构或政策文件。 例如 1.2.840.113549 表示的是 RSA 安全公司, 因此该公司有权分配以这一串数字开头的 OID,比如 RFC 8017 定义的 1.2.840.113549.1.1.11 表示 sha256WithRSAEncryption。

类似地,1.3.6.1.4.1.11129 指的是 Google 公司,Google 则在 RFC 6962 中将 1.3.6.1.4.1.11129.2.4.2 分配给了证书透明化系统中的 SCT 列表扩展,因为该系统最初便是由 Google 研发的。

同一前缀下的所有 OID 在英文中又称为 OID arc。 OID 越短,占据的空间就越小,价值也就越高,对于大量使用 OID 的格式尤为如此。 OID 前缀 2.5 分配给了 Directory Services,指的是一系列的标准文档,在 HTTPS 证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 X.509 标准也位列其中。 证书中有很多字段用的都是这个简短的前缀。 例如,2.5.4.6 表示国家名称(countryName),2.5.4.10 则表示机构名称(organizationName)。 这些 OID 在绝大多数证书中至少都会出现一次,自然越短越好。

标准文件中的 OID 常用英文词汇表示以便阅读,有时还会拼接形成新的 OID。 以 RFC 8017 为例

   pkcs-1    OBJECT IDENTIFIER ::= {
       iso(1) member-body(2) us(840) rsadsi(113549) pkcs(1) 1
   }
   ...

   sha256WithRSAEncryption      OBJECT IDENTIFIER ::= { pkcs-1 11 }

NULL

NULL 就是 NULL,懂了吧?

SEQUENCE 和 SEQUENCE OF

别被名字给骗了,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 SEQUENCE 相当于大多数编程语言中的 struct 类型, 用于存放若干不同类型的固定字段。 参见下文的证书示例

SEQUENCE OF 表示的则是任意数量同一类型的字段, 相当于编程语言中的数组或列表。 例如

   RDNSequence ::= SEQUENCE OF RelativeDistinguishedName

可以是 0 个、1 个乃至 7000 个 RelativeDistinguishedName,并且按某种特定顺序排列。

不过 SEQUENCE 和 SEQUENCE OF 还是有相似之处的:二者的编码完全相同! 这一点留到探讨编码时再详细介绍。

SET 和 SET OF

这两种类型与 SEQUENCE 和 SEQUENCE OF 基本相同,只是强调其中元素的顺序无关紧要。 但是在编码前必须先予以排序。 例如

RelativeDistinguishedName ::=
  SET SIZE (1..MAX) OF AttributeTypeAndValue

注意:本例使用了 SIZE 关键字要求 RelativeDistinguishedName 中至少应有一个元素,但通常 SET 和 SET OF 都可以为空。

BIT STRING 和 OCTET STRING

前者表示一段任意的二进制位,而后者表示一段任意的字节。 这两种类型可以存放无特殊结构的数据,比如密码学中的 nonce 和散列值。 它们也可以当作 C 语言中的 void 指针或 Go 语言中的空接口(interface{})使用,表示数据虽然存在内部结构,但该结构只在别处定义,与 ASN.1 的类型系统无关。 例如,证书的数字签名就是用 BIT STRING 定义的:

Certificate  ::=  SEQUENCE  {
     tbsCertificate       TBSCertificate,
     signatureAlgorithm   AlgorithmIdentifier,
     signature            BIT STRING  }

新版的 ASN.1 语言还支持详细规定 BIT STRING 的内容,OCTET STRING 亦然。

CHOICE 和 ANY

CHOICE 表示可以使用其定义中列出的任意一种类型。 例如,下方的 Time 要么是 UTCTime,要么是 GeneralizedTime:

Time ::= CHOICE {
     utcTime        UTCTime,
     generalTime    GeneralizedTime }

ANY 表示允许使用任意类型。 但实际中通常还有一些 ASN.1 语法难以表达的限制。 例如

   AttributeTypeAndValue ::= SEQUENCE {
     type     AttributeType,
     value    AttributeValue }

   AttributeType ::= OBJECT IDENTIFIER

   AttributeValue ::= ANY -- DEFINED BY AttributeType

ANY 在协议的扩展机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为将来新增字段留出了余地,协议的主体规范发布后不必反复修订,新字段只需注册新的类型(用 OID 表示),并随之定义具体的字段格式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 ANY 属于 ASN.1 从 1988 年遗留下来的类型。 1994 年 ANY 就已经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 Information Object Class,这是一种规范化的扩展定义方式,弥补了 ANY 的不足。 现如今这一改变已经相当彻底,2015 年版的 ASN.1 标准甚至连 ANY 的字样都没有出现。 但是如果回过头看 1994 年版还是可以找到有关这一变动的探讨。 此处介绍这种旧式语法是因为 RFC 5280 仍在使用, RFC 5912 则把 RFC 5280 及相关标准中的类型都转换成了 2002 年的 ASN.1 格式。

其他语法

-- 开头的文字是注释。 SEQUENCE 和 SET 类型的字段标注 OPTIONAL 表示可以省略,或者标注 DEFAULT foo 表示省略后的默认值为 foo。 具有长度的类型(字符串、OCTET STRING、BIT STRING、SET OF、SEQUENCE OF)可以通过 SIZE 参数限定长度必须在某一范围内或恰为某个数。

类型定义结尾可以使用花括号限定该类型只能取某些值。 例如此处定义 Version 字段只能取三个值中的一个,并对这三个值分别赋予了含义:

Version ::= INTEGER { v1(0), v2(1), v3(2) }

这种方法也常用于标识 OID 的名称。注意此时没有用逗号,因此表示的是一个整体,而非可供选择的多个值。 以 RFC 5280 为例

id-pkix  OBJECT IDENTIFIER  ::=
         { iso(1) identified-organization(3) dod(6) internet(1)
                    security(5) mechanisms(5) pkix(7) }

接下来还会出现 [数字]、IMPLICIT、EXPLICIT、UNIVERSAL、APPLICATION 等语法要素, 这些语法关系到编码细节,我们将在下文探讨。

编码

ASN.1 有很多种编码:BER、DER、PER、XER 等等。 BER (Basic Encoding Rules) 是一种很灵活的编码, DER (Distinguished Encoding Rules) 则在 BER 的基础上加入了规范化的规则,从而保证同样的信息编码方式也是唯一的。 PER (Packed Encoding Rules) 编码更为紧凑,适合对存储空间或传输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 XER (XML Encoding Rules) 则在需要使用 XML 的情况下能够派上用场。

HTTPS 证书通常采用 DER 编码。 用 BER 也是可以的,但是数字签名必须根据 DER 编码计算,和证书的实际编码方式无关,所以用 BER 相当于自讨苦吃。 本文以介绍 BER 为主,并随之说明 DER 在其基础上施加的额外规定。

阅读本章时建议在另一窗口打开这个实际证书解码示例,方便对照。

类型–长度–数据

与 Protocol Buffers 和 Thrift 一样,BER 的编码形式称为“类型–长度–数据”(type–length–value,常缩写为 TLV)。 也就是说,如果按顺序读取 BER 编码的每个字节,首先读取到的是类型信息,在 ASN.1 中称为“标签”。 标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字节,表示存储的是哪种数据,例如 INTEGER、UTF8String 等等。

类型 长度 数据
02 03 01 00 01

接下来出现的是长度,表示数据究竟有多少个字节。 再接下来自然就是数据本身了。 例如,以十六进制表示的字节 02 03 01 00 01 表示一个 INTEGER(02 就是 INTEGER 类型对应的标签),长度是 03,后面的 3 个字节 01 00 01 则是数据。

与类型–长度–数据的编码方式不同,JSON、CSV、XML 等格式通过分隔符实现编码,也就是事先并不知道数据的长度,出现特定的分隔符(比如 JSON 中的 } 和 XML 中的 </some-tag>)便表示数据结束。

标签

标签通常只有一个字节。 如果使用多个字节还可以编码任意大小的标签,但通常没有这个必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签:

标签(十进制) 标签(十六进制) 对应类型
2 02 INTEGER
3 03 BIT STRING
4 04 OCTET STRING
5 05 NULL
6 06 OBJECT IDENTIFIER
12 0C UTF8String
16 10(和 30)* SEQUENCE 和 SEQUENCE OF
17 11(和 31)* SET 和 SET OF
19 13 PrintableString
22 16 IA5String
23 17 UTCTime
24 18 GeneralizedTime

这些标签都属于“通用”标签(universal tags),由 ASN.1 核心规范定义,在所有 ASN.1 模块中都有着相同的含义。此外还有一些无关紧要的通用标签,这里略去不表。

这些标签的值都小于 31(0x1F),其实是有原因的。第 8、7、6 位(也就是标签字节的最高三位)有着特殊含义,所以大于 31 的通用标签只能用多字节标签表示。 有一小部分通用标签的值大于 31,但是数量很少。

标 * 的两个标签在编码中一定是 0x30 和 0x31,因为第 6 位表示该字段是单一字段还是复合字段。 这两种类型必然是复合字段,所以第 6 位只能是 1。 详见单一字段与复合字段的说明。

标签类别

通用标签把“好用”的数字都用光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定义自己的标签。 除了通用标签外还有三种标签:程序内部标签、特定语境标签和私有标签。 标签类别可通过第 7 位和第 8 位区分:

类别 第 8 位 第 7 位
通用(Universal) 0 0
程序内部(Application) 0 1
特定语境(Context-specific) 1 0
私有(Private) 1 1

标准规范中使用的大多是通用标签,因为通用标签已经涵盖了所有常用数据结构。 例如,证书序列号就是用朴实无华的 INTEGER 类型编码的,标签值为 0x02。 但有时标准中也需要定义特定语境标签来区分 SET 和 SEQUENCE 中的可省略元素,或者区分 CHOICE 中同类型的选项。 以下述定义为例:

Point ::= SEQUENCE {
  x INTEGER OPTIONAL,
  y INTEGER OPTIONAL
}

OPTIONAL 字段如果省略,在编码中就完全不存在,这样一来只有 x 坐标和只有 y 坐标的 Point 就无法区分。 例如,一个只声明 x 坐标为 9 的 Point 编码如下(30 是 SEQUENCE 的标签):

30 03 02 01 09

这是一个长度为 3(字节)的 SEQUENCE,包含一个长度为 1 的 INTEGER 元素,且其数值为 9。 但一个 y 坐标为 9 的 Point 也得这么编码,于是就出现了歧义。

编码指令

为避免出现歧义,标准规范需要通过编码指令为每个字段分配互不相同的标签。 既然通用标签不能随意改变含义,我们只好改用其他类别,比如程序内部标签:

Point ::= SEQUENCE {
  x [APPLICATION 0] INTEGER OPTIONAL,
  y [APPLICATION 1] INTEGER OPTIONAL
}

不过这种情形下最常用的还是特定语境标签,表示方法就是方括号内只有一个数字:

Point ::= SEQUENCE {
  x [0] INTEGER OPTIONAL,
  y [1] INTEGER OPTIONAL
}

这样一来,只声明 x 坐标为 9 的 Point 编码时便不再用 INTEGER 的通用标签,而是将标签的第 8 和第 7 位分别改为 1 和 0,表示特定语境标签,其他低位设为 0,得到以下编码:

30 03 80 01 09

y 坐标为 9 的 Point 编码方式如出一辙,只不过低位要设为 1:

30 03 81 01 09

x 和 y 坐标都为 9 的 Point 则可以编码如下:

30 06 80 01 09 81 01 09

长度

类型–长度–数据中的长度指的一定是数据的字节数,数据中嵌套的所有字段也包含在内。 因此,只含有一个元素的 SEQUENCE 长度也不是 1,而是该元素编码后有多少个字节。

长度也有两种编码方式:短编码和长编码。 短编码就是一个字节,取值范围是 0 到 127。

长编码则至少有两个字节。第一个字节的第 8 位必须为 1, 其余 7 位表示这个长度字段还有几个字节。 接下来就是一个多字节整数,给出了长度的具体数值。

可想而知,这样得到的长度值可以非常大。 长度最大时第一个字节是 254(255 是保留值,供将来扩展使用),表示这个长度字段内还有足足 126 个字节。 如果这 126 个字节都是 255,那么实际数据的长度会达到 21008−1 字节(超过 10294 GB)。

此外,同一长度值的长编码并不唯一,比如一个字节的数字可以拿两个字节表示,短编码就能表示的数字也可以用长编码。 所以 DER 规定必须采用最短的编码方式。

安全警示:不要轻信长度字段的值! 举例来说,待解码的数据流究竟有没有该字段显示的那么长还是需要核实的。

不定长编码

在 BER 中,字符串、SEQUENCE、SEQUENCE OF、SET 和 SET OF 类型的字段即使事先不知道长度也可以直接编码,通过数据流输出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具体方法是将长度字段设为一个字节 0x80,数据中连续存放若干个编码后的字段,最后以两个字节 00 00(可以认为是一个标签和长度都为 0 的字段)结尾。 例如,UTF8String 的不定长编码就是若干个 UTF8String 拼接在一起,然后在末尾加上 00 00

不定长编码还可以任意嵌套。 例如,在 UTF8String 的不定长编码中,待拼接的每一段 UTF8String 本身也可以选用定长或不定长编码。

作为长度的 0x80 字节并不存在歧义,因为它既不是短编码,也不是长编码。 它的第 8 位是 1,按理说应该是长编码,其余 7 位表示还有多少个字节。 但这 7 位都是 0,说明长度要用 0 个字节来表示,这是不允许的。

DER 禁止使用不定长编码, 所以必须使用定长编码,提前写明数据的实际长度。

单一字段与复合字段

标签中第一个字节的第 6 位表示该字段是单一(primitive)字段还是复合(constructed)字段。 单一字段中存储的就是数据本身,比如 UTF8String 的数据就是经过 UTF-8 编码的字符串。 复合字段存储的则是若干其他字段,经过编码后拼接在一起。 例如“不定长编码”一节中提到的不定长 UTF8String 就会有多个 UTF8String 字段(各有标签和长度)编码后连在一起,形成复合字段。 复合字段的长度便是拼接后各字段的总字节数。 复合字段可以采用定长或不定长编码, 而单一字段只能用定长编码,因为其数据中没有其他字段,也就无法表明数据该在哪里结束。

INTEGER、OBJECT IDENTIFIER 和 NULL 类型必须是单一字段, 而 SEQUENCE、SEQUENCE OF、SET 和 SET OF 类型必须是复合字段(因为它们的作用本来就是存放多个元素)。 BIT STRING、OCTET STRING、UTCTime、GeneralizedTime 还有各种字符串类型既可以是单一字段,也可以是复合字段,在 BER 中编码者可以自行决定, 但在 DER 中凡是单一、复合均可的类型都必须用单一字段。

EXPLICIT 与 IMPLICIT

前面提到的 [1][APPLICATION 8]编码指令还可以加上 EXPLICIT 或 IMPLICIT 关键字。以 RFC5280 为例:

TBSCertificate  ::=  SEQUENCE  {
     version         [0]  Version DEFAULT v1,
     serialNumber         CertificateSerialNumber,
     signature            AlgorithmIdentifier,
     issuer               Name,
     validity             Validity,
     subject              Name,
     subjectPublicKeyInfo SubjectPublicKeyInfo,
     issuerUniqueID  [1]  IMPLICIT UniqueIdentifier OPTIONAL,
                          -- If present, version MUST be v2 or v3
     subjectUniqueID [2]  IMPLICIT UniqueIdentifier OPTIONAL,
                          -- If present, version MUST be v2 or v3
     extensions      [3]  Extensions OPTIONAL
                          -- If present, version MUST be v3 --  }

这两个关键字定义的是标签的编码方式,与标签值是明确写出还是自动分配无关。事实上使用这两个关键字时都必须在方括号中写明标签的值。 IMPLICIT 字段的编码方式与其原始类型相同,只是标签的值和类别由方括号中的内容决定。 EXPLICIT 字段则需要先将数据按原始类型编码,再将编码结果套入另一字段中。 外层字段的标签值和类别再由方括号中的内容决定,而且一定是复合字段

例如,若在 ASN.1 的编码指令中加上 IMPLICIT:

[5] IMPLICIT UTF8String

那么字符串“hi”会被编码为:

85 02 68 69

但如果在 ASN.1 的编码指令中加上 EXPLICIT:

[5] EXPLICIT UTF8String

则字符串“hi”会被编码为:

A5 04 0C 02 68 69

如果 IMPLICIT 和 EXPLICIT 关键字都没有出现,默认编码为 EXPLICIT,除非该模块开头指定了“EXPLICIT TAGS”、“IMPLICIT TAGS”或“AUTOMATIC TAGS”。 例如 RFC 5280 定义了两个模块,一个默认编码为 EXPLICIT,另一个则导入了前一模块,并将默认编码设为 IMPLICIT。 IMPLICIT 编码比 EXPLICIT 编码更短。

AUTOMATIC TAGS 的作用与 IMPLICIT TAGS 相同,只是标签的数值([0][1] 等等)会在必要时自动分配,比如 SEQUENCE 中存在可省略元素的情况。

各种类型的具体编码

我们接下来结合具体示例看看各种类型究竟是如何编码的。

INTEGER 的编码

整数的编码由一个或多个字节组成,采用补码格式,最左侧字节的最高位(即第 8 位)为符号位。 BER 标准中是这样写的:

计算二进制补码的数值时,首先将其各字节的每一位标号,最后一个字节的最低位序号为 0,从这一位开始到第一个字节的最高位序号依次递增, 第 N 位表示的数值为 2N。 整个二进制补码的值即为所有等于 1 的二进制位表示的数值的总和(除了最高位),再减去最高位表示的数值(如果最高位为 1)。

例如,这个字节(以二进制表示)等于十进制数字 50:

00110010(即十进制的 25 + 24 + 21 = 50)

这个字节(以二进制表示)则等于十进制数字 −100:

10011100(即十进制的 24 + 23 + 22 − 27 = −100)

这五个字节(以二进制表示)等于十进制数字 −549755813887:

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即十进制的 20 − 239

BER 和 DER 都规定整数必须以最短的方式编码。 这一规则是通过以下条件体现的:

……第一个字节的每一位和第二个字节的最高位:

1.  既不能同时为 1;
2.  也不能同时为 0。

第二项条件的大意就是说,如果编码开头存在零字节,那么把它们删去也不会影响数值。 第二个字节的最高位也很重要,因为有些数值的编码开头必须有零字节。 例如,十进制的 255 需要用两个字节编码:

00000000 11111111

因为一个字节 11111111 表示的是 −1(最高位是符号位)。

第一项条件则最好结合实例来看。 比如十进制数字 −128 的编码为:

10000000(即十进制的 −27 = −128)

但是似乎也可以这么编码:

11111111 10000000(还是十进制的 −128,不过是错误的编码)

不难验证,−215 + 214 + 213 + 212 + 211 + 210 + 29 + 28 + 27 = −27 = −128。 注意,1 在单字节的 10000000 中是符号位,但在第二个字节中只代表 27

这种变换具有普遍性:BER(或 DER)编码的任何一个负数都可以在开头加上 11111111 并保持数值不变。 这称为符号扩展。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负数的编码开头是 11111111,将该字节删去同样不会影响数值。 这就是 BER 与 DER 要求使用最短编码的原因。

INTEGER 采用补码表示对于证书发行影响重大。RFC 5280 规定证书序列号必须是正数, 但最高位必然是符号位,所以 DER 中 8 个字节只能编码 63 位的序列号, 64 位的正数需要 9 个字节才能编码(尽管第一个字节为 0)。

值为 263+1(恰好是 64 位的正数)的 INTEGER 编码如下:

02 09 00 80 00 00 00 00 00 00 01

字符串的编码

字符串的编码就是其字节序列。 IA5String 和 PrintableString 因为都是 ASCII 的子集,只是范围有所不同,所以它们的编码除了标签以外完全一样。

PrintableString 的“hi”编码为:

13 02 68 69

而 IA5String 的“hi”编码为:

16 02 68 69

UTF8String 也类似,但它能表示的字符更多。 例如,表情“😎”(U+1F60E Smiling Face With Sunglasses)的编码是:

0c 04 f0 9f 98 8e

日期和时间的编码

出人意料的是,UTCTime 和 GeneralizedTime 的编码方式其实和字符串一样。 正如上文“类型”一章所述,UTCTime 表示时间的格式是 YYMMDDhhmmss, GeneralizedTime 则在其基础上将 YY 改成了四位年份 YYYY。 二者最后都可以加上时区,或者加一个 Z 表示协调世界时(UTC)。

例如,太平洋标准时间(PST,即 UTC−8)的 2019 年 12 月 15 日 19:02:10 用 UTCTime 表示为 191215190210-0800, 用 BER 编码就是:

17 11 31 39 31 32 31 35 31 39 30 32 31 30 2d 30 38 30 30

BER 编码中,UTCTime 和 GeneralizedTime 的秒数都可以省略,并且可以使用各种时区。 但在 DER 编码(及 RFC 5280)中,秒数则不能省略,且不能出现小数,时区也只能用 Z,表示协调世界时。

上述时间如果用 DER 编码则是:

17 0d 31 39 31 32 31 36 30 33 30 32 31 30 5a

OBJECT IDENTIFIER 的编码

上文所述,OID 的实质就是一串整数, 而且至少由两个整数组成。 第一个数必须是 0、1、2 三者之一, 如果是 0 或 1,则第二个数必须小于 40。 因此,前两个数 X 和 Y 可以直接用 40×X+Y 来表示,不会产生歧义。

以 2.999.3 的编码为例,首先要将前两个数合并成 1079(即 40×2+999),得到 1079.3。

完成合并后再用 Base 128 编码,左侧为高位字节。 也就是说,每个字节的最高位设为 1,但最后一个字节最高位设为 0,表示一个整数到此结束。各字节的其余七位从高到低依次相连表示数值。 例如数字 3 就用一个字节 0x03 表示, 而 129 则需要两个字节 0x81 0x01。 每个数字都如此转换成字节后,拼接在一起就形成了 OID 的编码。

无论是在 BER 还是 DER 中,OID 都必须用最短的方式编码。 所以其中每个数字编码时开头都不能出现 0x80 字节。

例如,OID 1.2.840.113549.1.1.11(代表 sha256WithRSAEncryption)的编码是:

06 09 2a 86 48 86 f7 0d 01 01 0b

NULL 的编码

NULL 字段的长度永远为 0,所以它的编码只有标签和长度:

05 00

SEQUENCE 的编码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SEQUENCE 必然是复合字段,因为它的作用就是容纳其他对象。 换句话说,SEQUENCE 中的数据就是其元素各自编码后按定义中的顺序拼接在一起组成的。 因此,SEQUENCE 标签的第 6 位(单一/复合字段位)一定是 1。 虽然 SEQUENCE 本来的标签是 0x10,但在编码中一定会以 0x30 的形式出现。

SEQUENCE 的定义中标为 OPTIONAL 的字段可以省略,省略后就会直接从编码中消失。 读取 SEQUENCE 的内容时,解码器可以根据标签和已读入的元素确定正在读取的是哪个字段。 如果存在歧义,比如有同类型的元素,则在 ASN.1 模块中必须借助编码指令为这些元素分配不同的标签。

标有 DEFAULT 的字段与 OPTIONAL 类似。 如果该字段取默认值,在 BER 编码中就可以予以省略, 而在 DER 编码中则必须省略。

例如,RFC 5280 中的 AlgorithmIdentifier 就是 SEQUENCE 类型:

   AlgorithmIdentifier  ::=  SEQUENCE  {
        algorithm               OBJECT IDENTIFIER,
        parameters              ANY DEFINED BY algorithm OPTIONAL  }

algorithm 为 1.2.840.113549.1.1.11 的 AlgorithmIdentifier 编码如下。 RFC 8017 建议这种算法对应的 parameters 字段应为 NULL

30 0d 06 09 2a 86 48 86 f7 0d 01 01 0b 05 00

SEQUENCE OF 的编码

SEQUENCE OF 的编码方式与 SEQUENCE 完全相同, 甚至连标签都一样! 解码时也只有查阅 ASN.1 模块才能确定一个字段究竟是 SEQUENCE 还是 SEQUENCE OF。

例如以下是一个 SEQUENCE OF 对象的编码,其中包含 7、8、9 三个 INTEGER。

30 09 02 01 07 02 01 08 02 01 09

SET 的编码

与 SEQUENCE 一样,SET 也一定是复合字段,其数据总是由若干个字段的编码组成的。 它的标签是 0x11, 但因为单一/复合字段位(第 6 位)必须为 1,所以在编码中实际上是 0x31。

SET 的编码方式也和 SEQUENCE 类似,OPTIONAL 和 DEFAULT 字段如果省略或取默认值就不会出现, 任何由类型相同导致的歧义都需要在 ASN.1 模块中解决,并且取默认值的 DEFAULT 字段在 DER 编码中必须省略。

BER 编码对 SET 中元素的顺序没有要求, 但在 DER 中各元素必须按标签值升序排列。

SET OF 的编码

SET OF 的编码方式和 SET 一样,标签也是 0x31。 DER 编码同样规定 SET OF 中的字段要按升序排列。 因为 SET OF 中所有元素的类型都一样,仅靠标签排序是不够的。 所以 SET OF 中的元素以编码后的字节序为准,编码较短的就先在最后补齐零字节再作排序。

BIT STRING 的编码

一个 N 位的 BIT STRING 用 N/8 个字节(向上取整)来编码,开头还有一个字节的前缀,当 N 不是 8 的倍数时可以指明最后有几个二进制位是无用的。 例如,编码 18 个二进制位 011011100101110111 至少需要三个字节, 但三个字节其实足以存放 24 个二进制位, 有 6 位是用不上的。 这 6 位就放在末尾,于是最终编码为:

03 04 06 6e 5d c0

在 BER 中这些无用的二进制位可以取任意值,所以最后一个字节也可以是 c1、c2、c3 等等。 DER 则要求无用的位都必须为 0。

OCTET STRING 的编码

OCTET STRING 的编码就是其中包含的所有字节。 例如,包含四个字节 03 02 06 A0 的 OCTET STRING 的编码为:

04 04 03 02 06 A0

CHOICE 和 ANY 的编码

CHOICE 和 ANY 的编码与其最终表示的实际类型一致,但也可以通过编码指令更改。 假如一份 ASN.1 相关规范要求某一个 CHOICE 字段必须是 INTEGER 或 UTCTime,而现在该字段恰好属于 INTEGER,那就按 INTEGER 编码即可。

但实际应用中 CHOICE 往往都有编码指令。 比如在 RFC 5280 的下列定义中,rfc822Name 和 dNSName 的类型都是 IA5String,只有靠编码指令才能区分。

   GeneralName ::= CHOICE {
        otherName                       [0]     OtherName,
        rfc822Name                      [1]     IA5String,
        dNSName                         [2]     IA5String,
        x400Address                     [3]     ORAddress,
        directoryName                   [4]     Name,
        ediPartyName                    [5]     EDIPartyName,
        uniformResourceIdentifier       [6]     IA5String,
        iPAddress                       [7]     OCTET STRING,
        registeredID                    [8]     OBJECT IDENTIFIER }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 GeneralName 里包含的是 rfc822Name,值为 a@example.com,则编码如下(回忆一下,[1] 表示标签值为 1,类别为特定语境标签,即第 8 位为 1,并且标签编码方式为 IMPLICIT):

81 0d 61 40 65 78 61 6d 70 6c 65 2e 63 6f 6d

如果 GeneralName 里包含的是 dNSName,值为“example.com”,编码则是:

82 0b 65 78 61 6d 70 6c 65 2e 63 6f 6d

安全性

解码 BER 和 DER 格式时必须格外小心,尤其是在 C、C++ 等非内存安全的编程语言中。 各种解码器的安全漏洞可谓罄竹难书, 而解析用户输入本身就是安全问题的一大来源。 ASN.1 编码与漏洞近乎如影随形, 毕竟这种格式颇为复杂,各种不定长度的字段不计其数, 连长度字段本身都没有固定长度! 另一方面,ASN.1 格式的数据又往往来自潜在的攻击者, 所以如果要靠数字证书验证用户身份,不能光考虑如何解码正确的证书,还得应对五花八门的恶意输入,以免 ASN.1 代码中存在漏洞而被攻陷。

面对这些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可能使用内存安全的编程语言, 并且无论能否使用这类语言,都应当借助现成的 ASN.1 编译器生成解析程序,而非闭门造车,自行编写解码器。

致谢

首先我要向 A Layman’s Guide to a Subset of ASN.1, DER, and BER 致以诚挚的敬意,本文中的大部分知识我都是从这份材料中学到的。 我还要感谢另一篇佳作 A warm welcome to DNS 的作者,其文风也奠定了本文的笔法基调。

一点题外话

你可曾注意到 PEM 编码的证书开头都是“MII”? 例如:

-----BEGIN CERTIFICATE-----

MIIFajCCBFKgAwIBAgISA6HJW9qjaoJoMn8iU8vTuiQ2MA0GCSqGSIb3DQEBCwUA
...

现在你已经能解释原因了! 证书本身是一个 SEQUENCE 结构,所以第一个字节是 0x30。 接下来是长度字段, 绝大多数证书都不止 127 个字节,所以需要采用长编码, 也就是说第一个字节是 0x80 + N,意味着后面还有 N 个字节表示长度。 N 一般都是 2,因为大多数证书的长度都在 128 至 65535 个字节之间,只需要两个字节表示。

于是我们可以得知 DER 格式的证书前两个字节是 0x30 0x82。 但 PEM 采用了 Base64 编码,将每 3 个二进制字节转换成 4 个 ASCII 字符。 换句话说,Base64 是将 24 个二进制位写成 4 个 ASCII 字符,每个字符表示 6 个二进制位。 我们已经知道证书的前 16 位是什么了, 要证明(几乎)所有证书开头都是“MII”,还需确定接下来的两个二进制位。 这两位正是长度字节的最高位, 它们会是 1 吗? 那这个证书就非得超过 16383 个字节不可!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PEM 证书开头的几个字符都是相同的。 你不妨也试试看:

xxd -r -p <<<308200 | base64